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单纯的狩猎和采集已经不能满足生存繁衍。不过,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古人早已经过不断摸索,尝遍了飞禽走兽的滋味。一般来说,家畜家禽的饲养是必要的,那些动物既可以发挥自己的看家本领,也能为人类所用,再不济也能作为危急关头的救济粮,用途十分广泛。奇怪的是,古人可以食用狗肉、牛肉、鸡肉、甚至是马肉,但他们却唯独不吃猫,这是为何?
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已经有关于猫的记载,《诗经》记载:有熊有罴,有猫有虎。不过,诗句中却将猫与老虎、黑熊并列在一起,似乎指代的不是家猫,反而更像是一种猛兽。战国时期,《庄子秋水》提到: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狸狌在古代多指野猫,如果将猫与良马进行对比,则很有可能是指家猫。
【资料图】
不过,自猫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以来,一直被古人奉为吉兽,不为别的,只因为它是捕食老鼠的小能手。《礼记》有言: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道猫,为其食田鼠也。久而久之,捕食老鼠的野猫逐渐被古人驯化,引入人类居住地。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尊为吉兽的猫也从神坛上跌落,一代捕鼠名将沦为人类的宠物。
不过,猫还算幸运的,因为它始终没有沦为食物,毕竟人类几乎没有放过任何生活在身边的小动物,如鸡鸭鹅、狗、羊、兔子等,都成为了人类的盘中餐。实际上,不是古人善性大发,而是李时珍早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猫作为食物时的性质。书中记载道:然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意思就是,平时让猫抓耗子还行,可是一旦作为食物,无论是肉的口感还是味道都不是很好,不宜作为食物。
除了猫的味道不好之外,数量少也是一个关键。在古代,猫的产量很小,一只猫一年下来生不了几个崽,而且猫是食肉动物,不太好养活,普通人家自己都吃不上肉,更何况喂猫?不但如此,猫身上的肉也少得可怜,去完毛之后,也剩不了二两肉,辛辛苦苦喂了那么久,最后换来这么一点肉,完全是亏本的生意,有哪个古人会想吃猫?
不过,古人并不是不吃猫,而是很少吃。粤菜中有一道名菜叫“龙虎斗”,又称“豹狸烩三蛇”,这道菜正是以狸猫、蛇为原料烹制而成。另外,中国还有一道与猴脑、三吱儿齐名的关于猫的重口味菜,叫“水煮活猫”,厨师先将猫以闷棍敲昏,然后放入沸水中活煮,这样的猫血气贯通,食用起来口感更好。
猫作为食物虽然很少见,但是作为一味特殊的“药材”,却是大受欢迎。《纲目》记载:主劳疰,鼠瘘,蛊毒。古人认为猫肉具有防盅毒的奇效,如果人类得了鼠疮,稍微吃一点猫肉就会好。不过,现代社会的猫已经成为一家之“主”,猫主子是爱猫人士“侍奉”的对象,它们早已摆脱了作为食物的危险。
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朝代,因过于强盛而灭亡,不是秦朝
婉容一年抽多少根烟?溥仪偷偷看了下内务府记录,耍了一个小手段
梁山好汉中最古怪的5个绰号,听完后一头雾水,几乎没人能懂
他1岁时被生父抛弃,继父将他抚养长大,为报恩,他送继父1000亿
专家在一地摊发现“绝世宝剑”,老板要价200万,没想到反亏10亿
上一篇:云屯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温泉疗养中心项目主体建设完工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5月20日,在建的广西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东主塔顺利封顶。至此,龙门大桥东、西两岸主塔全部实现封顶,标志着该桥进入缆索系统施工阶
中新网上海3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正面临常态化防控以来疫情形势最严峻复杂的挑战,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不断刷新纪录。记者30日获
中新网3月30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30日18时14分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北纬36 01度,东经77 89度)发
上海市委常委会今天上午(3月30日)举行会议,听取当前疫情应急处置和核酸筛查相关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市委书记
(抗击新冠肺炎)江苏无锡一男子隐匿行程轨迹被警方立案侦查 中新网无锡3月30日电 (记者 孙权)3月30日,无锡市在“应检尽检”人员核
(抗击新冠肺炎)官方称吉林市疫情扩散势头得到遏制 中新网吉林3月30日电 (记者 石洪宇)记者30日从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疫情防控
中新网唐山3月30日电 (白云水 孟潮)3月30日,河北省唐山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称,3月29日0时至24时,唐山市新增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 3月30日上午,秀洲区发现1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该感染者
今天(3月30日)下午,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防控最新情况。会上
中新网天津3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30日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为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优势,近日,天津市将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