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谁(七步之才是什么历史人物?)
来源: 热点网      时间:2023-04-11 19:57:12

本文目录一览:


(资料图)

1、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谁?2、七步之才是什么历史人物?3、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谁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介绍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谁?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曹植:

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

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曹植听后大为感动,于是绕过了曹植。

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诗后的故事:

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诗后,曹丕绕过了曹植,并将曹植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

在《洛神赋》中,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

七步之才是什么历史人物?

七步之才指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植。

曹因病去世,曹丕废黜汉献帝,自立称帝。曹丕做了魏王以后,仍旧记恨曹植。有一次,曹丕借口曹植在父丧期间礼仪不当,将他拿下问罪,要处曹植死罪。下太后知道这件事,连忙为曹植求情,让曹丕看在他们是同母兄弟的份上手下留情。

在审问期间,曹丕借机为难植,让他七步成诗,以兄弟为题,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曹植想了片刻,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在七步之内吟完这首诗,曹丕明白了曹植做这首诗的寓意。如果自己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于是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安乡侯。

曹植人物经历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谁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介绍

1、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曹的儿子曹植。

2、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3、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曹丕合称为“三曹”。

4、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5、 作为《诗品》全书中品第最高的诗人、中国诗歌抒情品格的确立者,在诗史上具有“一代诗宗”的历史地位。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以上就是小编对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谁的相关信息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